撕开兰花热销的外表,现在冷静地回顾这一时期的“兰花热”现象,人们不难发现,兰花从客厅、书房和园林到市场,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人们已经有一定的闲钱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了
然而,这种过热的交易,其实是一种炒作,又是一种传销,甲买到兰花,出售给乙后取得了一定的利润,丙看到有利可图,又以稍高的价格向乙求购,乙有了一定的回报,欣然出售,丁看到了,又如法炮制,以至不断延伸或循环往复
就比如游戏里面的击鼓传花,一旦鼓声停止,大笔的亏损也就落到了他(她)的头上
不是吗!兰花热销的时候,大家皆大欢喜,只要一加入就有利可图,但也只是一夜之间,原来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苗的名花就有价无市,沉淀在少部分人手中,尤如一个烫手的山芋,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着兰花的重新起价
敖包山是草原上的最高点,敖包是草原青年男女约会的地方,据说捡块石头放在敖包山上,然后许愿特别是爱情愿,会特别的灵
我和龙侠一日捡了块石头,我不知道他许的是不是爱情愿,但我却还是在祈祷家人的幸福和美满
站在敖包山边,草原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黑黑的乌云预示着还有雨的降临,近处大片的草丛吸引着我赶紧去饱览
1988年11月23日,《四四川大学学》报专版登载了第四届望江诗会大作,引见了新野诗社和华文系征鸿文艺社,还配了一幅教授和伙伴们观赏我公布在《星星》诗刊上大作的像片,《四四川大学学》报厥后又发了篇《仲先和征鸿文艺社》
其时《星星》诗刊到处同一期上登载了我一篇指摘《白话诗中的发觉和走火入魔》和一章韵文诗《漂泊的云》;《青春作者》在封二上登了我的一首诗《独立的望江者》
厥后安徽的《诗歌报》公布了我的一组对于地盘的诗歌,并以我的诗句“地盘,这经年累月的掌声”编纂了一个栏目
我其时写的《凌晨,是写诗的时节》赢得四川大学诗歌大赛一等奖
??朋友向我介绍,每当有登山的大头皮靴向洁净的梅里雪山嚓嚓踏去时,总有大片大片(人数可是成千上万)的藏族同胞——他们有的来自就近的得荣、德钦、香格里拉,有的来自远一些的芒康、甘孜、昌都,有的来自更远一些的西宁、拉萨、日喀则……来了就盘坐或者趴在山脚,要么就在这观景台(烧香台),静伏着身躯,颤抖着嘴唇,向着雪峰——自己心中的神山祈祷
他们不是祈求神灵开恩,让勇士们踏平雪山的头顶,而是祈望雪山傲骨不软,神圣不打折扣,不要让那些脑壳发昏者污脚登顶歹念得逞,使雪峰永远保持圣洁,供人敬仰
流年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过转瞬间,我从书院结业已两年足够
两年的时间里,头发剪了又长,有人声喧嚷,亦有依依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