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3天内

自明清以来,很多地方有“引龙”的习俗
一般是把草木灰从大门外蜿蜒撒入厨房,然后绕水缸一周,也有用糠由家撒到井,再用灰由井撒入室的
引龙的目的,据说是“引钱龙”,可以增加财富
也有人说“引龙”之后各种害虫就不敢出来,可以避害虫
这种活动如今已经被“打灰囤”、“围仓”、“打簸箕”所代替
所谓“打灰囤”、“围仓”、“打簸箕”,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在二月二的早上,由当家人用草木灰在场院或者庭院里围成若干个仓囤的样子
打时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轻轻敲打簸箕边沿,使灰徐徐落下,成约一寸半宽的灰线,边打边走,围成囤或者仓状,并在中间放少许五谷杂粮
有的把五谷杂粮放在“囤”、“仓”内的地上,也有的在“囤”、“仓”内地上挖一个小坑,把五谷杂粮放在坑内,还有的在坑上盖上石块、砖块或者瓦片,待第二天看什么种子先扭嘴发芽,就预示着今年收什么
有的还要撒出梯子形状,寓义囤高粮满,兆示丰年
如果当日天晴无风,则预示着年成好,能安住囤,如果灰囤被风刮散,则不收囤
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之说
据此,如果你转载的文章属于上述法律条款规定的时事新闻报道,则你将他人的新闻作品在署名的情况下刊登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是合法使用
古人诗词中咏茶者,多是能体悟其中三味的,柳宗元《竹间自采新茶》云:“涤滤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邪”
又有李白“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
陆龟蒙“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等
苏轼还曾专为茶写过一篇小传,来标榜它的这一品性
其传题为《叶嘉传》,取喻于陆羽《茶经》开篇句,意即将茶看作嘉木
在文中,有人将叶嘉研荐给汉帝时,就说她“风味怡淡,洁白可爱,颇负盛名,有济世之才”
但后来叶嘉辅政不遇,放逐出王宫,从而就归其原出
不久,叶嘉的子孙“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
这就很自然地,古人多将茶置于其它饮料之上
古人又常将茶视为酒的对立面,相比之下,酒投合、激发人的世俗欲望,而茶则涤除、消停人的这一欲望
酒多与混沌、冲乱的心智相连,茶则导人趋于清明、爽远
因而就有以茶醒酒、消酒之事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
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作板桥汉子的滋味,是一股山风,是一碗烈酒,是一串热泪
但是,谁都无法否认的是,在板桥的这段石头一样嵌在山村里的风雨岁月,肯定是生活在他们的生命中刻下的一个永不消逝的印痕,让他们从容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稳健踏实,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和苦难,时刻回忆起板桥汉子的那种豪爽与粗放,并且引以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