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3天内
20、感情就像一杯烈酒,当被第一个人打翻后,你只能掺些水再献给第二个人
真的,有些时候我做的事情可能有点过分,这我也承认,但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像昨天晚上,我本来很高兴,下午休息了一会,醒来为你做饭,结果你下班回来,脸不高兴,说一点也不饿,当时我就来气了,我好不容易在家为你做的饭,可你回来之后说不饿,弄得我特别特别生气,我这人也有点怪,说生气来特别容易,我自己也在抱怨自己,为什么要对我的老公这样呢?
药铺的主人是一个姓石的赤脚医生
年轻时跟一个逃荒到这里来的老中医学过几天医,后来又参加过几次区里组织的培训班
在文革那会儿,他理所当然地牢牢占据着村卫生员的宝座
那时有几种人是很吃香的,一是卫生员,还有就是公社的电影放映员,和毛泽东思想宣传员
他们不必像贫下中农一样下地干活,令人羡慕地避免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队上还要记公分
姓石的医生是有名的干脚汉(家乡方言,意为不下地干活的人),在我记忆中就没看见他干过一次活,即使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也是这样,把地里的活都留给老婆孩子去做,土地上的事情一概不问
我每天放学后,经过他的铺子时,要么看见他在埋头看书,要么就是在给人看病
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那么多的书,他最喜欢看的是《红楼梦》
在他屋子的墙上贴满了用毛笔摘抄的《红楼梦诗词》,写得龙飞风舞,潦草之极
像什么“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之类的东西,还有李白和杜甫的一些诗句
当时没多少人对他成天叨念的这些东西感兴趣,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念他干什么
在我稍稍能看懂一些书的时候,他曾很慷慨地借给我一本《聊斋志异》看,看完以后似懂非懂地和他探讨过书中的故事情节
只要有人和他说书上的事,他就很高兴,可以和你说上一天一夜,而他也非常善于讲故事,常常把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讲得满脸通红,想听又不好意思,不听呢又觉得很可惜
我从他那里听来的东西,远比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听到的还多
乡下
女人的背篓背粮食柴禾少,背孩子时却不少
小时候的我经常一脸疑惑的问大人,姑姑怎么这样傻呢?为了救孩子把自己的性命也陪上了
孩子不还可以再生吗?而此时的我搂着孩子,一下子明白了姑姑当初的选择
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一个母亲怎么会丢下孩子独自偷生呢?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会放弃!这就是母亲的本能
我冰凉的手把女儿搂的刚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