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3天内
废话不多说,诚心来玩的,支持一切验证安全信誉随你考验
加不上微信就加QQ675434346如果添加频繁就换一个
凌晨,所有人懒洋洋的,看着窗出门神
天涯太阳渐渐从云中探出面来,内心安静地报告本人还早
拉上被卧,蒙到头顶,闭上眼,趁热打铁,不妨再睡会
全然忘了桌上的一堆功课
同样要写一部随笔
随笔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要比小说深广
童年
故乡
1976
地震
中学日子
青春期的困惑与苦恼
自卑
师范期间的冲动与压抑
1987
1989
几个女人
几次恋爱
婚姻
阅读与思考
《新科学》
叔本华
尼采
弗洛伊德
与洪云、思云们的认识交往
与雨田们的认识与交往
“OM”诗歌经历
涉及到的人:外婆
父亲
母亲
童年的玩伴胡、女生熊
邓小丽
田红
董云
黄林双
李彦秋
何功
尹红
王建芳
伍卫
刘强
曹蓉
周蓉
王洪云
曾思云
西娃
蒋雪峰
何军
雷星双
雨田
程永红
黄富敏
廖亦武
肖开愚
付小英……外地诗人、作家朋友(熟人),编辑,等等
涉及到的地点:故乡
县城
江油
绵阳
成都
西安
武汉
重庆
北京
广州
南坝
古城
水晶
阔达
九寨沟
马尔康
若尔盖
峨眉山
临潼
郦山……涉及到的事纷乱复杂,不一一列举
但主要是游走、阅读、性活动、思考、痛苦、冲动、恋爱、失恋、写作、哭泣一类
是的,沩江两岸的得意带采用了绝大普遍爱嘈杂爱交易的人们,而我,却是被加入极少量集体的另类,只爱好独享夜色,偶然在更阑里慢步宁静
这时候,后山成了一个意象,让我渐渐地把它忘记
我会把它想起来,并且让它成为我的文字里的追溯往事的河流
我躺在村庄侧畔的稻田埂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德伯家的苔丝》、《红与黑》、《静静的顿河》、《猎人笔记》、《艾青诗选》、《绿化树》、《昭明文选》、《南行记》、《雪山飞狐》
我在田野里阅读那些书的时候,经常会犯困
于是我就把书翻开,随意地盖在脸上,遮住池塘边的柿子树圆圆的叶片里漏下来的阳光,断断续续地做上一个凉爽的梦
书页被风吹起来,我会可以看到后山远远地在我的视野里,整个山坡寂静得象一个老妪的沉默
我的目光随意地眺望后山
在那斜斜的坡地上,我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如丝的山路,把后山笼罩着
叶脉一个的山路构成了一张网,我对它们的每一处延伸,都了如指掌
当我在睡梦中醒来,惺忪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一些山路,开始回忆的童年时在那些路上发生的往事
/>四季十二时的自由 听说心丽的随笔集《四季十二时》要出版了,就在她的博客上“预订”了一本
心丽的文字对我是有诱惑力的,当初读她发在橄榄树上写gaoxingjian的文字,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个女子,眼光那么深邃、明晰,且敢于表述,自己的写作又是那么独立,我不能不屈服
我在心丽的身上发现了自己——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审美倾向,自己的人格理想
写别人的评论都能一针见血,作为随笔的《四季十二时》自然就是她自己的写真了
看心丽博客,知道《四季十二时》的出版有过不平常的折腾,我想这个“不平常”一定来自心丽文字的某种硬性,真性
水性的东西就像超市的日用品,最容易为人们接受
心丽的文字不是满足世俗消费的日用品,而是对我们精神世界现状的写真
看似她个人精神世界的写真,但衬托的却是我们广大国民灵魂的贫弱与失却
心丽格外看重《四季十二时》的出版,这对于一个出版过《落红三部曲》等好几部长篇小说的作家来说难免显得怪异,但我是能够理解的,长篇小说说出的话只是戏中人说出的话,未必都能是作者的心声,而《四季十二时》说出的话则是心丽说出的话,则是心丽想说的话
一字不漏地读完《四季十二时》,清晰地感受着心丽的文字在我内心引起的震撼
毫不遮掩的赤裸,真实到看得见经脉的心房和鲜血的颗粒
这些赤裸的文字码起的看似一本书,其实是一个作家的人格——呈现在非日常的日常生活深处的理想人格
《四季十二时》的篇章当然是文章,但在我读来又不是文章,文章是要“讲究”彰显的,讲究技巧的,在我读来就是笔记笔录,一个作家内心的笔记笔录
是个人的,但又不是个人的;是作家的,但又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的
一个体制外的女作家,独立写作,以写作为生,又不流于市场,艰难自然是双重的
肉体生存的艰难和精神生存的艰难
在我们国家,很多专业作家都是体制内的,有房子有工资有职务,有局处厅不等的级别与待遇,生存是滋润的,但写作的独立却不在了
我们出不了真正大师级的作家,主要原因也在这里
独立,才可能吸收足够的阳光雨露,才可能长成参天巨木
对于看惯了花花草草、小猫小狗之类闲适短文的读者,《四季十二时》也许是严肃了,真实了,坚硬了,深沉了,但对于一个关注自我灵魂、不愿充当行尸走肉的人,却是一种滋养甚至救赎
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什么?作家之为作家的根本又是什么?心丽用自己的生活、思考和写作证明着,回答着
不用列举篇章来赏析,《四季十二时》不是可供解析的美文,它就是一些随感、随想、随行、随记
正是这个“随”,有时远到天边,有时又近在眼前,有时在本能的黑暗里彷徨,有时又在灵魂的翅膀上幻想,但本质是疼痛的,衍射的疼痛
《四季十二时》大多数篇目都是作者自我的本真表述
开篇《寒风舞曲》是本真表述的基调:“自由作家就是内心强烈向往本真表述的作家
”《1993年春天的想法》表述的是个人对历史的裁取与发现,也是对《落红》写作起源的表述
《生命·时间·镜子》是触及深层的生命存在的表述
《用文字涂抹》表述了病态、虚脱的欲望状态
《纯情是一把刀子》是对宿命的爱情的婉转表述
《世俗生活》表述了另类的自我
《放逐》表述的是小说情欲,同时也表述了自己对情欲青春的思量
《什么样的人写作》表述了对作家这个概念的修正……也有像《旧报中的生活》、《男权社会》、《儿时记忆》一类的文字,表述的是时代的本真、历史的本真、存在的本真
《梦中巨人》里有这样的句子:“昨夜临睡前给S发短信说,要梦到他,要在梦里和他有肌肤之亲
”身体、性、爱欲是生命的依托,当然不可忽略,再说作者是一个单身女性,孤独要多于常人、深刻于常人
本真地表述自己的爱欲观与爱欲体验,即是对是生命最本真的关怀
读《四季十二时》,发现自己与心丽有着更多共同的东西:对写作的爱与执著;对文学的体悟;对周边写作的有意忽略和对西方大师的学习;对凯尔泰斯的态度——精神意义大于艺术技巧甚至审美;独立写作,体制外写作,但又非独立于所谓纯文学,而是比体制内的写作者更关注历史、现实、世界深处的人类良知
心丽要更彻底,姿态要更孤傲,所以她也更焦虑,更压抑,更勤奋,更执著,也更有前途
写作是“慢工出细活”的事,这慢和细不只在时间和手艺上,更在内心对存在与艺术的理解上
焦虑、困惑、压抑、绝望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还可以修炼,剔除其中人为的可以剔除的不利因素,在受难的同时,也要享受创造的快感
我希望心丽好,希望她在坚持本真表述的同时,兼顾文本——可以是本真的文本
脱光可能是美的,但穿上也可能是美的
《四季十二时》里有画家林晓的20多幅女性素描,线条饱满,多突出身体而忽略面庞,看起来与文字无关,但其间象征或隐喻的呼应又是明摆的:画是女性身体的赤裸,文字是女性灵魂的赤裸
06.2.28.写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