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三缺一的无奈,手机上的麻将亲友圈,随时随刻想打就打,百人大亲友圈,专人管理,跑包包赔加不上微信就加QQ675434346如果添加频繁就换一个
这让我想起工作
其实我们上班一族的人
可能大多是所谓的知识分子,但他们的内心真正的觉悟也许没有农民高
工作就如农村养鸡和养猪一样
你做的工作,也许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或者3000,更或者再多些
如果这些钱是让你每个月都花掉,那么你也许可以过的潇洒,但要是说靠两三千一个月的工资买房,买车的话
那么生活还是很狼狈的
于是有人就会走高层,让领导给自己加薪水
这是很多人会做的事情
成了,领导就是爹娘;不成,就当是孝顺上司
但在2000的基础上要是给你一个月再多加那么几百,你给领导送礼又花费了你多少呢?说白了也没什么意思
就如你永远不要指望一只鸡一天给你下两蛋
也许你给它多吃了些食物,它那天下的蛋大些
可在蛋大了些的同时,你也多花了粮食
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到了冬天,不知是气象冰冷门框振动所致,仍旧因燕巢雀占所致,大概其它因为,燕窝竟掉下来摔碎了,好在燕子在千里除外的南边
其时我很懊悔,由于我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出燕窝掉落的因为;我也挺悲伤,一对燕子甘心把这边当作休憩地,当作本人的家,开销很多血汗和汗水修建的蜗居果然毁于一旦
我确定给燕子将来的家加上一层保障
所以我找来短石板,把一头削尖,在燕窝从来的场所楔进墙中,另一头用小钉和细铁丝恒定在房檐上
若燕子在这上头筑巢,固然有五级地动,也会平安无事,但燕子返来后能不许赏光和承情呢?
夜深人静,面对电脑,我苍白的手指,似乎离开了心灵的指引,不知道该敲下哪一个文字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
我无法给自己解释
但我心里很清楚,在城市生活面前,我有着太多的力不从心
让人料想不到的是,今夜,童年时代的豆腐坊闯进了我的记忆,仿佛我日常生活中一个突然造访的乡下亲戚
尽管突然得有些始料不及,但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
二十年前,村口的那座豆腐坊,曾是我的乐园
豆腐坊的主人是丁大伯,我至今也能清晰地记得他没黑没明地在那间狭小局促的屋子里拐豆腐的场景
我们常去看他,既是图热闹,也是想沾了小便宜:弄一角生豆腐吃吃
他为人善良,看见我们快要流出口水的样子,总会切一角给我们吃
吃哔,我们就手拉手围成一圈,像豆腐坊门口的一座欢乐花园
我们也唱一支在村子里流传多年的《拐豆腐之歌》
那歌词我至今也记着几句:一勺两勺往下灌/青罗凡来梁叫/一勺两勺往下灌/连灌上三勺来不喜欢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独自一人在那寂静的小房子里拐着豆腐
咯吱咯吱的声音,反倒让整个大地安静了下来
隔着时光,那舒缓的节奏、安静的场景,让我太迷恋了
豆腐坊在我记忆中的出现,让我第一次发现和理解了深藏在苍凉的西北大土塬生活中的从容--我甚至在想,要是我们前往天堂的步子是如此从容,该有多好
那夜,我很快地写下了《拐豆腐之歌》
其中的“一拐”“两拐”,是我援引了歌谣里的词
在我看来,这散发出一股浓浓而馥郁的民间气息的质朴之词,本身就是最美的诗句
同时,我在诗歌的结尾处,也写出了自己的乌托邦之梦:让赶往天堂的步伐,变得不紧不慢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年来久居城市,快节奏乃到加速度的生活已让我越来越麻木越来越疲惫
而突然造访的那座豆腐坊,像一把挖井的铁锹,从我的记忆深处挖出了宁静平淡而美丽的井水!很快,我又写下了《雪花拍打着大地》、《一个抽水烟的老人》、《秋》、《惊蛰》、《野葱花》等一些表现土塬安宁生活的诗
沙尘,凝结到房屋的后墙,成为墙上之墙,成为沙尘暴的证据和可见的后果
房屋背了一个负担,这个负担如同败军之将的旗帜,明确地招引着来年的,再次的,没完没了的,无法反抗的攻击,真是令人担心
我不由得设想,假如房屋没有根基会更好,它就能随风而动,就可以放弃这永恒的斗争了
1、紧急提醒: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你的右边
请小心一个刚溜出来的精神病,他的特征是:拿着手机东张西望
祝愚人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