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所希望的,不过是在依山傍水的那庭院里,有一小片地,半亩大小即可,能种一些瓜果蔬菜,植几株花树藤蔓
也并非执意要做一个落伍于时代、社会的“自耕农”(虽然意绪里常有这种想法);我所期盼的,不过是闲暇时能在院子里读读书,散散步,望望云卷云舒的天空,或看小小的孩子搬弄泥石瓦块,逗玩蚂蚁蟋蟀
我所梦想的,也不过能在鸟啼晨雾中实施朱伯卢氏家训中的首句:“鸡鸣即起,洒扫庭除”──抹抹灰,帚帚地,用晨曦和雾露,沾溉我日渐渴燥的心灵
然后吐纳吸气,守住“中庭”;到东方弥白,就在氤氲的草木气息中,开始一天的工作
马蜂停在洞口,它淘出的绵细的土上,黑黄相间的身子弯曲,仿佛与身子断开的脑袋,左右打探,然后钻进去了
那就先说说树吧
在中专上学的几年里,我几乎每天都是麻子不离口的
口袋里经常装得鼓鼓地,有事没事嗑着麻子
上课下课,走路闲暇,甚至连吃饭睡觉都要间或嗑几粒麻子
细算一下,我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嗑去半斤麻子
清水的大麻子果真也是名副其实的,粒大,价格便宜,斤两上也足旺,称清水为麻子的一个故里实是没有半点虚言
虽然在后来,我偶然发现清水的麻子其实并不是最大的,但对于清水的麻子,在心里还是存在着某种不可言说的情感的
我还是喜欢言称大麻子来自于清水,固然是标名了“内蒙大麻子”,我还是虔信它就是来自清水
清水的麻子并非就没有内蒙的麻子大,实是清水麻子收获后,“头等品”就运往了外地,而留在当地都是“次等品”或“劣等品”,当然也就没有“头等品”粒大了
等运往外地的“头等品”麻子,在经过加工再运回来的时候,就像是嫁出去的姑娘,成了×A氏,而非原名A某某了
这道理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中国就盛产了,中国的某些地方特产运往国外,经过深加工再运入国内市场的时候,生产地就变成了别国而非中国了
相较而言,只是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小化为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罢了,道理还是同一个道理
脑际之中蹦出一句话来:每部分的人生里城市遇到一场手足无措的豪雨,若你身陷雨中,愿有报酬你撑伞;即使没有,也愿你有听雨的情绪
此时现在,这颗香樟树的豪雨不恰是这枯落与萎缩吗?然而在凋谢的背地是鼎盛与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