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黑的夜空里,寂静如同碰翻的墨水,在窗外渗染过来
秋天的风已经是很凉了
想象中西伯利亚的寒流,也该越过千山万水,一点点接近我这里了
好在,今天的月亮还没有升起来,我还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温暖
这温暖的气息,就在窗外传来的遥远的卖豆腐乳臭豆腐的小喇叭声里,这个声音持续地从容地在夜空里流淌,打湿了我还来不及沉浸的孤寂
大学毕业,我回到了古宜镇
启功先生名满天下,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作为我国当代文化名人,他集诗、书、画和文物鉴赏、学术研究于一身,是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国学大师
这一直是北师大的骄傲,也是作为师大中文系的学子们的骄傲
那年初入师大,住在辅仁大学旧址
这座古朴沧桑的校园,曾是清代王府的一部分,后花园长廊幽暗,林木幽深
有一间房,全木结构,覆以青瓦,近百年的历史了,油漆驳落,破败不堪
门楣上悬一匾,写道:辅仁大学纪念馆
落款启功
那是我第一次直接的,面对面的看到启先生的墨宝
笔迹苍劲,用墨极浓,灵动中有大气
后来才知道启先生曾是辅仁大学的教师,他在这里受业于原国学大师、北师大前校长陈垣先生,颇受赏识
可以说辅仁大学给了启先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解放后辅仁并入北师大,启先生便长期在这个学校执教,直到逝世
他从教七十多年,桃李满天下
启先生有很多光辉的头衔,但他认为那些都是自己的副业,自己的主业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
他是深以此为自豪的
而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之句更是直白了离别之痛,思念之重
人命的伊始,从来在走,步步向前
所说着的十足优美的生存,却,并不多见
冥冥中又感触,这种长久的时间里,前路漫漫,尝遍尘世艰难,体验生老病死如许一个重复循环,大概这是结果的宿命
被生存鄙弃的体无完肤的功夫,所说着的才会是百毒不侵,最后,心如止水,沧桑宁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