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说:“自古英雄出寒家
”其道理与我的切身体会是不谋而合的
回想我自小至今养成的事事爱争创一流处处不忘上下求索的个性与态度,一定是与那时岁月的穷困特别是没有好衣服穿有直接关联的
记得上高中时,教室建在乱坟岗子上,常有长蛇出没,而且离寝室又远,晚自习结束后,大家都回了宿舍,我一人呆在阔大的教室里继续研读,若不是心中有一种魔般的动力支撑着我,我是不会那样在一种恐怖的氛围里孤独地苦学的
至今想来那动力绝非只是为了升学,恐怕也非一般不甘落后的虚荣心使然,其实应该是一种诸如衣服类的事情给我少小的心灵,烙印下了某种执著的秉性吧,就像我这么多年了牺牲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来码这说不清给我带来了凄苦还是甜蜜的文字
它的原始含义是没有人可以垄断世界的美丽,这是一个穷人对富人的嘲弄和讽刺
我决心让它以一个生命的形式,完成它的生之历险
我知道它既然是落在光雾山足下的,那它必是拦阻过韩信的马蹄的寒溪河岸边的树上掉下来的
它在米仓栈道上守望过无数的日子,从去秋到今春,才遇上我
对一片叶子,我不想说走
一片叶子是没有办法走出脚下的土地的,出走就是死亡
一片叶子也没法到人世间去找一双眼睛一双手
一片叶子的历史,简洁而单调,从春到秋,甚至也许来不及到第二个春天,它就已经发出了腐烂的气息
我本来是要让它做书签的,可是它虽然红,红得厚实,是蜡质的,但终究不太符合我的审美标准
它不像银杏叶那么精致、细腻,甚至也不像杜鹃有一个引人遐想的名字,它被我彻底遗忘之后,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可是我至少要给它一个去处,一个安身之所
人死了,也要有安身之所
据说一个朋友清明扫墓时,指着密密麻麻的墓碑说:“你看嘛,几十年以后,这哪有我的位置?”所以我不禁暗中为这叶子担心起来,我将如何安葬它的残躯?土葬?天葬?水葬?
“阿昆,你到底在说些什么?”我的不安达到了极点
贫穷时渴望着腰缠万贯,以为有了钱就会得到一切,没想到富贵时又感觉到处处累心费神不顺心不如意还不如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来得痛快;没发迹时处处受制于人便整天琢磨着祖坟上青烟直上,一旦当上了官又觉得身不由己处处受制还不如一介布衣来得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