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惟有她内心领会
上年纪后,二大爷的别脾气改了许多
地里的活干不动了,就和文清大爷给人看场,晚上俩人爱喝两盅,喝多了不免话多,一日,俩人又喝多了,别了两句就分头去睡了
文清大爷肚肠不好,半夜起来解溲,觉得头晕无力,再看看火,知道是中煤气了,就喊二大爷,谁知道二大爷一声不吭,继续大睡,文清大爷知道劝不动,就爬到门口去喊人,人都来了,二大爷也不行了
在家挺了一天,就死去了
我似乎有些沮丧,但不完全失望,即使看不到也无所谓,今天总该可以玩得痛快吧
阿婆一年到头总是把我带在身边,我难得有几回独个儿自由玩耍,我知道她一方面生怕自己寂寞,另一方面当时岁月动乱,时时发生武斗,对我放心不下
在三祖寺右旁有一条叫石牛古洞的峡谷,终年山谷流泉,美称为“诗崖漱玉”
在小溪流经的岩壁、谷底和横卧溪边的如牛巨石上都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
早在元代,诗人吴伋就曾赞道:“石牛洞里诗无数,尽在烟云缥缈间
”在这条文化艺术的长廊里,有唐、宋、元、明、清以来的摩崖石刻三百余处,这些刻字真、草、隶、篆洋洋大观,字、诗、景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特别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寄情山水,抒发情怀,率性而为的诗作脍炙人口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溪东岩上留下“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
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的题刻,是他携众僧友游览石牛古洞时,观唐代书家李翱题刻后欣然而作的
其同时代的文学家黄庭坚与王安石一样喜爱名山佳水,对山谷流泉痴迷有加,筑书台,修精舍,自号“山谷道人”,为我们留下了“石牛洞”、“山谷流泉”等优美的石刻
他因反对王安石新政被罢官,这时的他对仕途已看得很淡,再次来到山谷流泉时,完全融入到山水林泉之中
当他看到王安石的题刻时,不以政敌相仇,而是步其韵,和出:“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的诗来
世事就是这样,虽然纷繁复杂,但冥冥中总有某些巧合
苏东坡曾疲于官场跋涉,诗中早有回归山林向往天柱山寓居终老的愿望:“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而年老了,苏东坡真的就被贬到天柱山任舒州团练副使
“正合吾意
”他一下子就被潜山的青山秀水迷住了,发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叹
他在石牛溪谷底留下“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的醒世之作
当一个人完全解除了名利、地位、成就、财富对自已心灵的束缚,而回到真实的“我”时,人也就超脱了
有游人说,诗中的“先生”指李白,我则以为诗人暗指三祖僧璨更合情理
然而毕竟,太奶是一天天老了
先是常常忘记一个什么东西,明明放在身边,却满天满地的找
放在前些年,太奶早说人家是“骑驴找驴”了,如今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常就将漏风的嘴瘪了,暗暗笑几下,微微的把头摇了
而霜鬓飞雪,银发飘飘,就慢慢拢起到耳后根儿,纵横交错的沟壑纹络里,突然的有活动的闪光:太奶眯了眼,再次从原来找过的地方,细细搜寻
再是身上发冷,一个不怎么冷的天的夜里,太奶的脚往往凉到半宿,盖多少被子都没有用
即便小辈们给准备了暖水袋,仍然是凉,于是太奶知道,自己身上的“火力”是大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