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印2万亿多生5000万孩子”,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 新京报快评落花歌词
2023-07-02 20:40  浏览:36

让央行印钱为“鼓励生育基金”提供资金,看似在鼓励生育,其实只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任泽平。图/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

文 | 刘晓忠

1月10日,#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多印2万亿#的话题冲上热搜,该建议的发起人任泽平提出,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

让央行多印2万亿元解决“鼓励生育基金”资金来源,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建议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不少人质疑其哗众取宠,缺乏常识。

对此,任泽平在其微博回应称,这个建议并非临时起意,是经过长年的研究探索和国际经验比较得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

那么,任泽平的建议是否具备经济学常识呢?

▲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公布的《1982年-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展开全文

央行能随便印钞吗?

一个经济学常识是,凭空印钱会带来通胀,加重的是老百姓、企业和政府的负担,作为“经济学家”的任泽平,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更为关键的是,央行如何印钞?数字人民币开始普及的情况下,央行印钞的边际成本确实可以趋向为零,但央行印钞总要有个理由,也就是说,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复式会计记账上看,需要明确借方、贷方如何列支。

要知道,央行基础货币发放主要是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占款等集中途径。根据现代货币理论,法定货币是以国家信用背书的,人民币也一样,背后是国家和政府信用支撑。因此,央行印发货币,就意味着需要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而且,如果央行要印2万亿元基础货币,就需要有借贷方,如果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鼓励生育基金”的借贷,那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需要发行特别国债或特别地方债券,央行收到这些特别国债或特别地方债券后,才能为“鼓励生育基金”提供资金,否则央行即便有心也无力而为。

而若让政府通过发债筹钱,那么又与任泽平所提的“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没钱”“不增加政府赤字和企业负担”等问题相互冲突。因为,不论是哪一级政府发债,增加的都是政府财政赤字,没有负债方,央行不可能对着空气印钞,也没办法做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新京报资料图。制图/师春雷

直接“撒钱”只会抬高生育成本

即便建议者通过高超的凭空生财法,解决了从央行印发的2万亿元基础货币,那么是否就真如其所说的那样,可以“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

既然是“鼓励生育基金”,那么就是专项基金了,专款就必须专用。正如任泽平在《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中国生育报告》中所言,低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生养孩子成本太高、房价太高,那么,通过“鼓励生育基金”可以解决生养成本高的问题吗?

从发达国家的鼓励生育政策的实际效果看,单纯的补贴对生育率的提升并无显著效果,韩国、日本、欧盟诸国和美国等,都有相应的鼓励生育补贴政策,尤其是欧盟诸国从出生到死亡,社会福利是非常完善的,但这些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都没有因为高福利、生育补贴而改变低生育率的问题。显然,单纯呼吁通过生育补贴政策,而缺少其他配套,是难以解决低生育率问题的。

而让央行印钱且又不增加所有当事各方负债来补贴生育,就更是痴人说梦了。因为即便央行印发2万亿元为“鼓励生育基金”提供资金,但这2万亿元是专项“直升机撒钱”,对生育市场属于一次性的冲击。

这笔钱若分发给具有生育能力也有生育意愿的群体,对其属于额外的一笔钱。从行为角度看,人们会倾向于尽快花掉这笔钱。而在现有市场供需状况下,突然进来了一笔不计成本的消费者,生育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必然会出现上涨,这无疑将进一步抬升人们的生育和养育成本。

最终结果就是,生育和养育成本反而进一步被抬高了,而生育、养育成本被非理性抬升,最终必然会进一步压低人们的生育意愿,走向了政策本意的反面。

其实,生育成本高只是低生育率的表象,生育率低的问题是文化、制度、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耦合交错的结果。如果生育率低是可以用印钱来解决的问题,欧美、日韩等低生育率国家早就不需要为少子化绞尽脑汁了。在这一点上,作为“经济学家”的任泽平显然又在专业素养上“失忆”了。

由此可见,让央行印钱为“鼓励生育基金”提供资金,看似在鼓励生育,其实是不切实际的空谈,只会给社会带来笑谈。

特约撰稿人 |刘晓忠(财经专栏作家)

编辑|马小龙

实习生|韦柳伊

校对|李立军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