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正估值效应”驱动外储重返3.2万亿美元 充裕规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明天会更好的歌词
2023-11-04 01:19  浏览:36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双重“助力”推动下,4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显著上升,重返3.2万亿美元之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8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209亿美元,升幅为0.66%。

  另一边,在全球央行大举购入黄金的同时,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实现“六连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中国央行黄金储备报6676万盎司,环比上升26万盎司。这也是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第六个月增加。

  “正估值效应”推动我国外储规模重回3.2万亿美元

  推升4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在央行恪守汇率政策中性,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变化主要由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发的估值效应所驱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

  回顾看,4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下跌0.8%至101.7,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5%;标普500股票指数1.5%。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4月,美元指数回落推升非美元货币汇率及资产价格市值,同时,全球股市、债市、汇市变化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形成“正估值”效应。

  外储规模“比较充裕” 构成经济发展“压舱石”和“稳定器”

  外汇储备规模变化,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镜像”。当前,国际范围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市场关注我国外储规模变化趋势。

  前瞻看来,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高企,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管涛表示,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美元强势趋于缓和,但未来激进紧缩引发的美国经济金融动荡,仍可能阶段性地影响全球股债汇走势,进而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造成扰动。

  对外贸易的韧性有望构成我国外储规模稳定的关键支撑。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我国采取多项措施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和贸易方式,稳定外贸企业和重点产品贸易,对外贸易呈现韧性。

  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均衡,也有利于我国外储规模保持稳定。温彬认为,随着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国际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和前景,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这些都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国际投资者和境外企业对中国市场预期持续改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外汇储备规模整体保持稳定。”庞溟说。

  管涛表示,以进口支付能力来衡量,截至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能够覆盖13.2个月的进口额,高于去年底的12.7个月,更远高于不低于3-4个月的国际警戒标准,这表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比较充裕”。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形势下,这是支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实现了“六连增”

  近来,海外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引发市场担忧,叠加主要央行进一步加息预期降温,令全球央行开年以来“大手笔”购金行为延续。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报告称,今年一季度,多国央行的购金行为提振了黄金需求,全球官方公布的黄金储备增加228吨,创下了一季度历史新高。

  我国央行黄金储备也实现“六连增”。自去年11月中国央行开启本轮增购黄金以来,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由6264万盎司增至今年4月末的6676万盎司,累计增持规模达412万盎司。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在市场波动性和风险加剧的时期,官方大规模持续购金突显了黄金在国际储备投资组合中的作用。其2022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研结果显示,“危机时期的表现”“对冲通胀”“长期保值资产”等是央行持有黄金的主要驱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