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万亿华融“瘦身”,消金牌照率先被摆上货架,下一个是谁?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歌词
2023-04-16 20:39  浏览:49

万亿华融“瘦身”,消金牌照率先被摆上货架,下一个是谁?

雷晨

2021-08-06 18:48:51

来源: 时代周报

中国华融拟将华融消金70%股权对外公开转让

传闻已久的中国华融“瘦身”计划,终于有了新的进展。8月2日晚间,中国华融宣布将挂牌出售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并拟对另一家子公司华融信托进行股权重组。

具体而言,中国华融拟将华融消金70%股权对外公开转让。同时,针对华融信托存量债务情况,拟与主要机构债权人协商“债转股+股权转让”方式对其实施股权重组。

在中国华融的金融版图中,华融消金和华融信托只是其中一角。除此之外,中国华融仍紧握银行、证券、租赁、期货等金融牌照。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卖资产是中国华融的唯一出路。”

受剥离资产的消息影响,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继续将中国华融“BBB”长期发行人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并将该公司的独立信用状况评估从“B-”调整为“CCC+”。 

瘦身化险,回归主业

此前的年报延期,让中国华融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4月1日,中国华融宣布,因相关交易尚待确定,审计师需要更多资料和时间完成去年业绩的审核程序,所以延迟发布2020年度业绩,股票即日起停牌。

对此,中国华融执行董事、副总裁王文杰在4月1日下午的投资者沟通会上表示:“华融的业务是有市场的,监管要求对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的总和。”

两个月后,中国华融开始“卖卖卖”。6月29日,中国华融首次发布出售相关资产的公告,拟转让所持有的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79.6%的股权。

一系列处置资产的计划并不突然,相关风险实则由来已久。

中国华融成立于2012年9月28日,是四大AMC之一,主业为经营处置不良资产。截至2020年6月末总资产超过1.7万亿元。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处置工行的不良资产专门而设立,原计划只存在10年。

前董事长赖小民上任时,正是10年期限将满之年,未来不明。赖小民说了一句“既来之,则安之,则干之”之后,就开始了在中国华融的9年掌舵之路。

2015年10月30日,中国华融在香港上市后,开始在主业之外大力发展其他业务,迅速成为了拥有银行、证券、租赁、信托、期货、消费金融等金融牌照的大型金控集团。2017年,中国华融被评为“最会赚钱的前30家中国企业”之一。

到底有多赚钱?2009年净利润只有4.03亿元,但2017年达到265.88亿元,9年间利润翻了近65倍。但是,激进的扩张步伐也让中国华融逐渐偏离主业,风险暗藏。财报显示,自2017年后,中国华融主业盈利能力转弱,信贷类、海外投资等高风险项目占比较大。

展开全文

随着赖小民2018年落马,积弊不断浮出水面,债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据中金公司4月7日研报统计,中国华融及子公司境内外存续债券余额合计逾3500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称,华融集团内的风险积累主要集中在华融汇通、华融实业和华融国际几家非金融子公司、以及持有金融牌照的华融证券、华融信托、华融金融租赁等,这些公司账面仍有大额信用风险敞口且杠杆高企,债务的偿还依赖金融资产的变现回收。

为化解危机,中国华融近年来积极推进机构整合,撤并非主业、无优势的非金子公司,不断完善风险化解机制,加大存量风险项目回收力度,挖掘存量资产价值。

风险也渐渐得到释放。2018年,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1亿元,中国华融净利润仅为15.09亿元;2019年,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65亿元,净利润只剩22.69亿元,相当于2017年的8.53%。2020年上半年,计提减值损失62.79亿元,同比减少52.2%。

手握多张金融牌照,已接触北交所

想要完全清除风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比起中国华融旗下的其它持牌金融机构,率先被摆上“货架”的华融消金及华融信托,无论是在业绩还是在资产规模上,都稍逊一筹。

根据中国华融近年财报,2016年至2019年,华融消金的收入分别为0.9亿元、7.66亿元、12.01亿元和10.29亿元;税前利润分别为-0.37亿元、1.28亿元、0.17亿元及-2.63亿元。营收与利润的增长并不同步,2019年更是成为当年为数不多出现亏损的消金公司之一。

华融信托也尚未披露2020年的业绩,业绩与华融消金一样不容乐观。从2019年财务数据来看,华融信托亏损4.12亿元,排名行业倒数第二。2020年上半年,华融信托亏损8.27亿元。

上述两家金融机构只是其中一角。目前,中国华融旗下华融湘江银行和华融金融租赁的规模相对较大,截至2020年6月末,总资产分别为3869.42亿元、1356.69亿元,占中国华融合并报表总资产约30%。

其中,银行板块的表现最为突出。华融湘江银行不仅是中国华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吸收存款的主要来源,还是后者净利润的“强劲推手”。2019年,华融湘江银行实现净利润30.16亿元,而中国华融同期净利润为22.69亿元。

从业绩来看,2020年,华融湘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4.61亿元,同比增长11.93%;净利润同比下降4.88%,为28.69亿元;吸收存款2515.57亿元,同比增长10.49%;发放贷款及垫款2222.34亿元,同比增长10.26%。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华融湘江银行,中国华融颇有“执念”。去年12月,中国华融公告称,由于公司和华融湘江银行其他股东的相关协议安排到期,自2020年12月21日起,将不再并表华融湘江银行。仅仅两个月后,中国华融再度公告称,根据有关规定,国有金融机构应当对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子公司实施并表管理,宣布继续对华融湘江银行并表。

除了华融湘江银行,中国华融旗下华融金融租赁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2.45亿元,同比减少0.79%;净利润为15.6亿,同比减少10.86%,营收与净利润出现“双降”。2020年,华融融德实现营业收入17.32亿元,同比减少41.64%;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9.89%。此外,华融证券、华融期货、华融实业和华融国际等子公司的2020年年报仍在路上。

可以看出,华融消金与华融信托的业绩在中国华融诸多金融子公司中并不具有优势。

不过,带有稀缺资源属性的金融“牌照”,本身就是巨大的资产储备。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持牌消金公司在消金市场的占比仍较低。根据央行数据,2020年末,银保监会审批的持牌消金公司仅有27家。截至目前,信托业在业的信托公司也只有68家。

涅槃的路上,分拆值钱的资产无疑是最为利落的方式。

此前有消息称,多家机构有意竞逐华融消金,宁波银行是潜在竞购者之一。据了解,宁波银行曾发起筹建宁波永赢消金,但一直未果。宁波银行6月中旬的一则公告指出,拟投资不超过50亿元,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入股一家非银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信托、消金公司等,入股比例不低于51%。关于是否会入股华融消金的问题,宁波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重大事项以公司公告为准”。

此外,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华融同时还在为旗下其它金融子公司的股份出售寻求潜在买家。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7月2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汝川一行到访中国华融总部,与华融资产党委委员、副总裁徐勇力就加强业务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权交易平台,北京产权交易所的职能中,包括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产权转让、资产并购和股权融资等服务。

股票停牌4个月后,拆分资产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华融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多位中国华融股民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虽然被“套牢”,但还是坚定看好中国华融复牌之后的表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发表评论
0评